谈谈我对AI的理解
自从GPT发布以来已经过去两年多,我一直尝试AI变现,也看了网上各种教程和视频,尝试使用过很多模型工具。遗憾的是,我的眼界不够高以及能力不足,没有收获到有用的变现手段。
虽然没挣到钱,但也是有了一些不错的体验,GPT发布时的惊奇,到GPTAPP语音交互的震撼,真的意想不到;也体验了国内训练的各种模型,百度的文心一言真是low(hate baidu’s anything);讯飞的星火勉强还行;抖音的豆包对话逻辑不错(虽然相对低调,但我认为国内最好的模型)
我也在AI应用中不断探索,也擅长找寻事物的规律,发现当前AI应用大概可以拆分为三个方向发展:会话式
、搜索式
以及创作式
。
- 第一种会话式,也是对话,语音语言交互,代表性的就是一些
聊天机器人
、陪伴早教玩具
、AI虚拟女友APP
、翻译官
等等为人们提供情绪价值或者经验价值,它是把AI模型限制在特定角色里,再加入本地知识库进行训练丰富,通过用户询问,先调用本地知识库回答,若本地没有再以通识回答。 - 第二种搜索式,代表性应用有:
perplexity
,近期新出的genspark
;我是看了英伟达黄仁勋的访谈中,他说他经常使用perplexity
,我才自此听说。于是我尝试使用它,效果出奇的震惊,AI还可以这样用?…它是抓取了谷歌等搜索引擎的数据,通过AI进行分析统计,再呈现给我们,结果更为准确,对于查找资料的人来说,省去了自己对搜出结果还要筛选的步骤,相当于把饭喂嘴里,自己只需咀嚼咽下,真是对传统搜索器的颠覆。 - 第三种创作式,顾名思义通过AI生成作品,图片、文章、标题、视频、引流词汇等等等等,代表性有
midjourney
、tensor
、shortbread
、美图的AI(小红书上比较火)
,这方面的应用工具真的太多了,我只是随便举几个。这种应用目前也是最贴近变现的;从用户角度出发我对此的想法是:“不同行业的人可以相互跨领域了”,一个美妆博主可以变成艺术家,一个无乐感的程序员可以变成音乐家,只取决于用户对哪个领域感兴趣,用户只需要研究怎么表达出自己的想法,表达的越清楚创作的越精准,也就越专业,也衍生出一些提示词工具,比如midlibrary
; 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 读书固然重要,但也要多走路实践,二者相辅相成,想要真正明白事情的道理还是需要亲自去实践。那么我在想,人如果只会“想”,只会表达想法,什么都不用动手实践,剩下交给AI,那么人类会变成什么样儿。
我也会想未来的AI还会有什么样儿,虽然AI的发展跟我一屁民没半点儿关系,但还是有些期待。
我还会想,到底能不能让我变现!